您所在位置:首页>起名知识 >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蔲梢头二月初,什么意恩

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蔲梢头二月初,什么意恩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 08:40:14文章类型:原创文章
起名头像
方圆起名网林大师
资深起名专家

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蔲梢头二月初,什么意恩

这句诗的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,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。娉娉袅袅: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。十三余:言其年龄。豆蔻:豆蔻花生于叶间,南人取其未大开者,谓之含胎花,常以比喻处女,后也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。

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《赠别二首》,全诗原文如下:

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

多情却似总无情,唯觉樽前笑不成。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

白话文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,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。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,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。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;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。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;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。

扩展资料

这首组诗是诗人杜牧在大和九年(835年),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,离扬州奔赴长安,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,排名较好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,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,引起惜别之意。

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就只排名较好首排名较好句,排名较好句不再写女子,转而写春花,是将花比女子,“二月初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“含胎花”,用来比喻“十三余”的小歌女,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。排名较好首从意中人写到花,从花写到春城闹市,从闹市写到美人,比较后面又烘托出意中人。

而组诗的排名较好首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。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,又不得不分别,感情是千头万绪的。“多情却似总无情”,明明多情,偏从“无情”着笔,著一“总”字,又加强了语气,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。

“唯觉樽前笑不成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,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,说得委婉尽致,极有情味。“蜡烛有心”把蜡烛拟人化了,在诗人的眼里,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,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。“替人垂泪到天明”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,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。

展开剩余内容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