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辈排法:宏、闻、贞、尚、衍、兴、毓、传、纪、广、昭、宪、庆、繁、祥、令、德、维、垂、佑、钦、绍、念、显、扬、鼎、新、开、国、运、克、服、振、家、声、建、道、敦、安、定、懋、修、肇、彝、常、裕、文、焕、锦、瑞、永、锡、世、绪、昌。
辈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,又称辈、辈行。字辈是辈分的代表字,中国古代每个家族的字辈谱是十分讲究、严肃的,族谱中字辈谱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。而且,到了清代,封建统治者还专门为曾颜孔孟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。
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,曾姓第 63派(“派”与“传”、“代”、“世”同义)起使用圣祖仁帝所赐的3句、15字名派:宏闻贞尚衍,兴毓传继广,昭宪庆繁祥。后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2句、10个字:令德维垂佑,钦绍念贤扬。
字辈介绍
在明代以前,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,那时人数尚少,各家取名很随意。从四十五代起,已注意订定行辈,但还不严格,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。明代初年,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,从五十六代起排,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。
字辈通常是按照父亲辈分来排列的,具体规则如下:1. 父亲的辈分编号为一,以此类推,祖父为二,曾祖父为三,依次递增。2. 子女的辈分一般比父亲高一,例如儿子为二,孙子为三,依次递增。3. 相同辈分的亲属,按出生顺序排列,老大为一,次子为二,以此类推。4. 对于异父弟兄姐妹的排列,一般按父亲的辈分来排列。例如:爷爷为二,父亲为三,儿子为四,孙子为五。三弟为四,四弟为五。姐姐为二,妹妹为三。女儿为四,孙女为五。
一是请族中名望高、有学识文化的族人来共同商议,选取有意义的字句组成词句,经过反复推敲确定。
二是如果能够通过姓氏出处来源,找到同根族人,可以看看老家同族人的字辈,若他们那边的字辈是祖辈早已定好,也可以拿过来直接用。